李子昕: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构筑中东持久和平
发布时间:2020-07-17 18:34:00阅读量:2582

  首届中东安全论坛于11月28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与会嘉宾就推动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与安全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

  当前,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在全球安全治理当中显得尤为突出。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是中东安全的长期挑战。跨境恐怖主义对中东多个国家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一些政权羸弱的国家甚至成了恐怖主义发展的温床。近二十年来,恐怖主义从策源地向全球的外溢现象愈发严重,恐怖分子的全球性活动及向母国回流的趋势令世界各国均面临严峻的反恐和去极端化挑战。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部分国家却常常从过时的地缘政治与零和博弈角度出发,在打恐议题上大搞政治操作,使国际反恐合作面临巨大障碍。无论是基地组织的兴起,抑或是“伊斯兰国”的壮大,我们都可以看到部分域内外国家秉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祸水外流”等落后安全理念,认为自己可以操纵、控制恐怖组织,拉一派打一派,结果导致恐怖主义势力的崛起与蔓延,而其自身最终也受到了恐怖极端势力的侵害与反噬。

  构建中东安全,要以综合反恐为保障。恐怖主义是侵蚀地区、祸害全球的毒瘤,国际社会应该坚持合力打恐不放松,坚持除恶务尽不停歇。当前,国际社会在打击中东恐怖主义势力,特别是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恐怖组织并没有被彻底剿灭,孳生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土壤仍然存在。国际社会尤其要警惕恐怖极端势力借当前地区乱局兴风作浪,严防其流窜形成新的藏污之地、策乱之源。

  打恐应坚持标本兼治,特别需要注重消除恐怖主义赖以生存的根基。伊拉克前总理阿拉维在中东安全论坛中指出,“恐怖主义在地区的影响依然存在,贫困、文盲与教派冲突等问题均为恐怖主义的孳生提供了土壤”。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经济增长,努力改善民生,缩小贫富鸿沟,夯实地区安全根基。这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较量。只有让青年人在发展中获得生活的尊严,在他们的心中,希望才能跑赢失望,才会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社会应坚决反对在反恐和去极端化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的行径。当前,美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舆论的话语权,炒作所谓“文明冲突论”,这是罔顾事实和别具用心的。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曾经并依然在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常识,人类文明由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不同文明唯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一向认为,对待不同文明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应该鼓励文明对话和交流,反对把恐怖主义同特定宗教挂钩,反对以所谓人权借口污蔑诋毁其他国家反恐和去极端化努力。

  参加本次论坛的中东国家安全官员表示,“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的经验值得中东国家学习”。正如所说,以新疆为例,中国一方面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及时采取一系列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另一方面,注重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提升与职业技能培训。曾经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新疆已经三年没有发生暴恐事件,各族人民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包括所有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均对中国在新疆的去极端化努力公开表示支持。众多中东国家希望学习中国的反恐经验。

  有关各方应在中东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想法,不能搞你输我赢、唯我独尊。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打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这是中方对中东安全提出的中国方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会见本次中东安全论坛与会嘉宾时也指出,构建共同安全必须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思想,不走传统阵营对抗的老路,不做拉一派打一派的旧事,不以牺牲别国安全来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追求和平的路并不好走,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向是明确的。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在合力应对恐怖主义方面各国有着广泛共识和政策基础。国际社会不妨以此为契机和起点,构筑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为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而共同努力。

  (作者李子昕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